在老一輩人的眼里,鹽不僅是百味之首,還是產(chǎn)生力量的食物,因為“吃鹽才有力氣”。有了這樣的理念,時常貫徹在孩子的食物中。煮粥時放鹽,煮面時放鹽,覺得孩子吃了鹽,才有力氣跑跑跳跳。
食鹽,氯化鈉,食鹽中的鈉確實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礦物質(zhì)。鈉可以算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,分布最廣的礦物質(zhì),幾乎任何食物里都有鈉鹽的存在。
動物性食物含鈉較高,比如肉類、魚類、蝦貝等水產(chǎn)品。
蔬菜里也都含有鈉:莧菜、空心菜的含鈉量最高,還有紫菜、豆芽、海帶、胡蘿卜、香菇。
水果里含鈉比較多的有香蕉、蕃茄、龍眼、棗子、橙子、芒果。
所以即使是沒有咸味的食物也是含有鈉的。
那寶寶到底要不要吃鹽?答案是要,但每個年齡段的寶寶需求量不一樣,建議不超過推薦攝入量。
根據(jù)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,不同年齡段鹽的推薦量如下:
6個月以內(nèi),每日鹽攝入量小于0.4g(無需單獨攝入,母乳或者配方奶中足夠)
6-12個月,每日鹽攝入量0.88g(同樣無需單獨額外攝入,母乳、輔食或配方奶粉含有)
1-2歲,每日鹽攝入量0.9g-1.8g
2歲-4歲,每日鹽攝入量小于3g
4歲-7歲,每日鹽攝入量小于4g
7歲以上,每日鹽攝入量小于6g
1歲內(nèi)的寶寶,每日攝入食鹽的量很小,需求的鈉元素基本靠母乳、配方奶粉、輔食、蔬菜瓜果就可以輕易獲得,因此不管給寶寶煮粥還是其他菜肴,都不用放鹽。
因其肝臟、腎臟等各器官還未發(fā)育完全,過量攝入食鹽會加重肝腎的負(fù)擔(dān)。
寶寶大點時,食物中要加鹽,建議寶媽買個廚房秤,這樣能精準(zhǔn)用鹽。寶寶從小吃的清淡,會養(yǎng)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(xí)慣,減少成年后得高血壓的幾率,受益終身。




您的當(dāng)前位置: 首頁 > 新聞資訊
郵箱
外勤365
物流客服系統(tǒng)